徐州市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产学研合作申请条件要求
徐州市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产学研合作申请条件要求
产品价格:(人民币)
  • 规格:完善
  • 发货地:江苏徐州市
  • 品牌:
  • 最小起订量:1个
  • 免费会员
    会员级别:试用会员
    认证类型:企业认证
    企业证件:通过认证

    商铺名称:雅谷(深圳)技术转移有限公司

    联系人:蕾蕾(小姐)

    联系手机:

    固定电话:

    企业邮箱:2881391787@qq.com

    联系地址:

    邮编: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汽配名企网上看到的,谢谢!

    商品详情

      近几年,徐州市科技扶持政策非常好,对于产学研一直的重点扶持方向,产学研是怎么凑到一起的?首先要看出资方。高校和研究所,也就是“学”和“研”,主要是承担国家、省部、市各级别的科研项目,做一些前沿技术研究。其验收结果大多都是在期刊上发表一些论文,如三大神刊science、nature、cell等。高校老师入职、评职称、评奖时,很看重论文,因此大家都拼命发。对于徐州市产学研申请有哪些条件好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


      目前,中国学者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已经数一数二。然而,论文的数量多了,技术水平却没有真正起来。但不设论文指标,更无法评价项目成果了,项目成果还是需要让产业化去检验。让高校们去直接做产业化项目也不现实,产业化也不仅仅是研发,运营、管理、市场等都必不可少。


      产业界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不同。高校们属于技术密集型,而且没有商业化变现的困扰,产业界天生就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模式创新,很少深入到技术最底层创新。说到这里就很清楚了,高校们看重论文,什么课题比较好发一流期刊就研究什么,产业界什么赚钱则多做什么,都不太合适承担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化项目。产学研合作模式因此产生。


      产学研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盘活高校们的研发资源,高校已有一定的研发基础设施,硕博士们的劳务费相对不高,总体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可以整合资源,避免重复投资,发挥各方优势,连接技术链与产业链,缩短新技术商业变现周期,促进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最后,硕博士们经过项目历练,也可以成为更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产学研的种种好处,已经在对外宣传、项目申报时被充分挖掘,现在一个企业没有产学研合作,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有多种形式,除了企业与高校们合作,还有高校、科研院所的老师们出来创办公司,企业成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上,走的比较远的企业,甚至在全球范围与一流高校开展合作。


      然而,产学研合作模式有没有发挥出上文中的作用,这一点是存疑的。在签署合作协议的环节,企业和高校们虽然签署了很多的战略合作协议,但仅仅开个发布会就完了,后续没有真正落实合作内容;在合作意向谈判时,合作双方背景调研不充分,对双方的能力和分工不了解,对双方实际投入的工作量不明确;在项目立项和申报环节,在研究意义、目标、内容等方面论述的比较充分,在考核指标、进度计划、风险把控等细节上较为模糊,并且也缺乏依据,影响项目后续的执行和验收;在项目执行环节,存在跟进程度不足,合作双方交流不及时、不充分,责任人不清楚等问题,容易出现产学研究方向脱节;在项目验收环节,由于前期的考核指标不具体、不合理,影响交付成果的质量;在人才培养方面,过早地参与产业化项目,不利于硕博士们系统地学习,夯实基本功。


      比较不好的一种情况是,高校们拉了很多项目,没有时间去做,一线研发的硕博士们得到的回报少,动力不足,只做执行性的工作,而企业这边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较为保守,合作项目只是停留在预研层面,没有深度介入到产业化应用中去。


      对于徐州市的发展,产学研是新规划方向,在产业升级的背景下,高新技术目前来看是要求一定程度的自主创新的。产学研模式有其合理性,但在可行性上值得深究,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合作单位,如何发挥好产学研合作模式,还需要更多地探索。徐州市产学研申请热线:18755150022(微信同步)0551-65300518专业解答。

    在线询盘/留言
  • 0571-8777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