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3HAC020109-001机器人与机床合作工作模式可期
14被认为是中国机器人的爆发元年。在机器人大时代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未来国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使用机器人,机器人与机床的合作也会越来越多。
2014被认为是中国机器人的爆发元年,高端装备业首先刮起了机器人上岗旋风。海尔去年已经裁掉1.6万员工,除了有万人都是中层管理者外,还包括很多被机器人替代的岗位。一时间,用机器人取代工人话题受到了市场强烈的关注。机器人取代工人走上了工作岗位之后,其与机床的合作必不可少。在机器换人的同时,机器人与机床的合作日益加深,未来工厂中机器人+机床的工作模式已可以预见。
3HAC020109-001工业机器人是一种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工业机器人作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具有前瞻性与战略性,它加速了国内制造业的危机感。在机器人大时代下,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未来国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使用机器人,机器人与机床的合作也会越来越多。
当出现内容单调重复的工作时,机器人可以冲在第一线代替人们,拥有更高的劳动效率,在作业精度和洁度上也极为稳定。机器人完全可以保证长时间按照统一标准完全不走样地完成重复动作,这是机器人与人相比的最大优势。配合机床,机器人与机床可以组合成一个全自动的生产车间,完成一系列的生产工作。
3HAC020109-001从另一方面而言,随着用工成本上升,机器人不仅能节省企业开支,也能有效的把人口红利转化为头脑红利。因为单纯从完成简单工序的机械手来说,多数工厂都能保证运营成本比工人要低。
紧随时代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机床企业会逐步将工业机器人引入机床生产中来。这使得制造业在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过程中,对于设备组成部件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机器人+机床的工作模式已可以预见,市场对企业技术需求的转变对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3HAC020109-001在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上,身穿骨骼机器人的截瘫患者开出的第一球,引发了全球惊叹。在当今世界工业领域,机器人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者”。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中国正在将工业机器人作为促进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但是仍然面临着应用不足与核心技术落后的巨大瓶颈。
工业机器人代表未来生产力
在制造业领域,面对人力成本的快速上涨,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日益迫切。在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制造业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预示着未来不久工业机器人或将掀起新的工业革命,占据技术优势的国家制造业成本将大幅下降。一旦工业机器人技术普及,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可能会被进一步压缩。因此,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及国际市场形势来看,大力发展与应用工业机器人势在必行。
3HAC020109-001工业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备,技术附加值高,应用范围广,是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进入20世纪90年代,机器人产品发展速度加快,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2004年增长率达到创记录的20%.其中,亚洲机器人增长幅度最为突出。
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快速推广,主要基于人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天津钜祥精密模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精密模具的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该公司经理徐贵奇告诉记者,现在一线普通工人月薪至少在三四千元,有一定技术的工人收入堪比“北上广”白领。
记者从国内举办的多场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上注意到,实现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安卓系统操控的工业机器人,成为不少装备制造企业解决人力成本上涨压力的“法宝”。作为一汽丰田供应商之一,天津神技夹具设备有限公司营业部负责人刘莉表示,公司近几年抓住市场需求,推出了一批符合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工业机器人,它们大都轻量小型化、低成本简单路线施工、稳定性好。去年仅几个月这种订单就超过了400多万。
3HAC020109-001为苹果手机代工的富士康已宣布,计划在组装线部署100万台机器人替代人工重复性手动操作。而专业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史陶比尔精密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其订单量每年增长都在40%到50%.
华鑫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劳动力成本的显著上升倒逼制造业企业产业升级。中国机器人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行业存在长期投资机会。
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仍显不足
我国是国际市场上工业机器人的重要购买商,2013年工业机器人购买量是全球销售量的五分之一,已经超过了以技术利用见长的日本。总部位于德国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也指出,中国在2012年买入36560台工业机器人,同比增幅高达60%.
3HAC020109-001近日在天津举行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表示,中国近5年新安装的工业机器人增长了2倍。据行业研究机构高工产研预测,中国工业机器人产值空间在3100亿元至6880亿元。
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的“中国创造”品牌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在今年举行的中国国际制博会上,国内工业机器人生产商崭露头角。除了那智不二越、西门子、日本安川等国外工业机器人企业参展外,上海发那科、大连光洋等在现场展出了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编程机器人等。大连光洋研发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数控系统,终结了中国高端数控系统不能自主制造的历史。
尽管中国是增长最快的机器人市场,但日本仍是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遥遥领先其他国家。2012年日本使用的机器人数量超过31万台,中国和美国分别是9.6万台和16.8万台。
3HAC020109-001因此,2014年仅仅是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力的元年,如果以25%的复合增长率推算,中国机器人保有量到2025年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目前水平。蔡鹤皋坦陈,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机器人应用方面一直处于落后地位。
因此,摆在我国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拉近与国外的差距。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游关键零部件、中游整机和下游应用。其中,上游中国欠缺,与国外技术差距较大。关键配套的单元部件和器件始终处于进口状态,一台进口的减速器约占机器人总成本的35%.成为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成为各地建设机器人产业园的重要推动力,但由此形成产业过剩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在天津公布的《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到2015年形成年产各类机器人5000个的生产能力,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沈阳抚顺新城去年也宣布要建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预计年产值500亿元;山东青岛新区规划了1000亩土地,计划打造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上海、沈阳、哈尔滨、常州等地也已规划和建设机器人产业园。
多元鼓励与统筹规划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技术:传感器、人工智能及自控技术,而技术是制约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主要瓶颈。当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是技术突破,必要的国家政策支持是重要前提。
为此,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应用机器人和促进机器人研究开发的倾斜政策。一方面,吸收日本经验,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应用机器人。比如对机器人用户给予一定资金补贴;针对喷涂、铸造、采矿等特殊工种,可以通过劳动法强制采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从而增加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数量。
另一方面,政府在核心技术的创新方面能够给装备制造行业多提供一些支持,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虽然中国有近百家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生产的高校院所和企业,但各家研究过于封闭,机器人研发力量分散,同一技术研究重复过多。”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指出,需要鼓励企业投身产业链各段的发展,尤其是关键零配件的研发,使我国工业机器人真正形成研制、生产、制造、销售、集成、服务等有序、细化的产业链。
在中山市八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业务经理任道冠看来,面对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小企业应强化联合,合作开发与市场对接的核心技术,共同拥有技术产权。颖元科技有限公司电控经理彭文凯也期望企业自发联合形成技术创新合作联盟。
而对于潜在的产能过剩危机,除了市场的优胜劣汰,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罗军建议有发展计划的园区要认真审视自身能力,包括是否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是否具有庞大的市场辐射能力,以及是否具有非常明显的材料基础等,以此判断产业园区做强的可能性,从而做出选择。
扩展阅读
3HAC020109-001上海等地密集引进机器人国产品牌不足1/10
便宜的十几万元,至少5年寿命,不要工资,不用上五险一金,不会和老板吵架,没有休息日,不会主动离职,干起活来以一当三。
如果你是老板,这样的“员工”你要吗?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大国。然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口红利持续消失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业内专家认为,发展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技术将成为必由之路。未来3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将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北汽、奇瑞、富士康和京东方等都有“机器人计划”
在国外,机器人集中在汽车和电子行业,同样,中国机器人最淋漓尽致的应用也是始于汽车行业,机器人占整个劳动力的比例最高达到80%.“北京现代的生产线上已经见不到一个工人。”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赵海山告诉记者。
奇瑞公司甚至专门成立了机器人公司,并于2012年宣布将自己研发的200台机器人投入应用,将在3年内打造初具规模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基地。
2012年底,富士康开始在生产线上推广机器人,并表示到2014年要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来取代生产线上单调、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的工作。这个曾经饱受员工跳楼困扰的企业甚至宣布,将于3年内在其配装生产线部署100多万名“机器工人”。
“十几、二十几万一个机器人干起活来能顶3个工人,竞争力太强了。”京东方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京东方北京的8.5代线面板工厂中已经启用大量机器人操作员,他们希望启动1000个机器人计划,以实现扩产不增工的目标。
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和用工难是企业选择“机器换人”的重要原因。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刘厂勇告诉记者,我国劳动力成本年均增幅在10%~20%.高危、重复、繁重、特种作业用工荒和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荒成为机器人计划遍地开花的原因。
“原来机器人价格很贵,企业可能不会考虑,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机器人的价格以每年4%的幅度下降到了低点,这使得机器人广泛应用有了很好的性价比。”刘厂勇说。
全球1/5机器人在中国,国外机器人品牌占据中国九成市场
2011年,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但是仅过了两年就被中国赶超。2013年,中国取代日本,以购买了世界上1/5的机器人产量而成为世界最大机器人市场。
但是,我国机器人产业依然大而不强。据悉,德国KUKA、日本FANUC、瑞士ABB和日本安川四大机器人企业都已全面进入中国市场,意大利、美国的机器人及配套企业也已经布局中国主要地区。有数据显示,这些国外机器人品牌已经占据国内90%的市场,国内近百家企业占有不到10%的市场份额。
据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题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介绍,虽然发展迅速,但中国机器人生产企业在总体技术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仅相当于国外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
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企业多数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关键配套的单元部件和器件始终依赖进口,使得我国机器人成本居高不下,这成为制约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赵杰认为,3HAC020109-001造成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原因是,虽然中国有近百家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生产的高校院所和企业,但是各家研究过于独立封闭,机器人研发分散,未能形成合力,同一技术重复研究,浪费了大量的研发经费和研发时间,“具有较好的机器人关键部件研发基础的企业纷纷转入机器人整机的生产,没能形成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制造、销售、集成、服务等有序、细化的产业链。”
上海、天津、青岛和重庆等集中上马机器人产业园,专家称不必担心“野蛮生长”
这样一块大蛋糕,不仅吸引了产业界和资本界的目光,也让各地政府发现了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机会。
以上海为例,今年4月,上海机器人产业园获批,计划实现机器人为主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集群。该园区到2017年要引进国内外机器人制造相关企业机构600家,2020年争取达到600亿~800亿元的规模。
此外,天津市也提出布局发展工业机器人、警用机器人、安全机器人、矿山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医用微创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沈阳抚顺新城则号称要建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预计年产值500亿元;山东青岛新区更是规划了1000亩土地,欲打造北方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重庆拟在两江新区规划建设一个占地2平方公里的机器人产业园,目标到2020年,集聚200家以上企业,形成10万台工业机器人、100万台服务机器人、1000台特种机器人的年产能,实现年产值500亿元……
产业园占地面积一个比一个大,规划产能一家比一家高,短短几年时间,我国生产机器人的企业就已经达到100多家,业内人士开始担忧,机器人会不会重蹈光伏的覆辙?
赵杰担心,在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迅速增长的形势下,大量企业看好工业机器人市场,蜂拥而上、良莠不齐造成国内工业机器人恶性竞争,使得国内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利润降低甚至无利润可图,加上各地区机器人产业园的重复建设,最终将会制约国产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
有专家表示,在短期来看机器换人是缓解了企业的用工荒,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这么豪爽地花重金购买机器人来作业。企业一定会关注机器人替代人的投资回报周期,经济型机器人并不代表低成本,大规模的机器换人时代还远远没有开始。
然而,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蔡鹤皋为代表的一批专家依然看好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我们的制造业机器人不是多了而是少得可怜。”蔡鹤皋向记者表示,发达国家如德国,每万名工人中就有300多台机器人,而我们只有15~20万台左右,机器人平均占有率甚至低于朝鲜。
3HAC020109-001对于几乎所有新兴产业都会经历野蛮生长、重复建设和一窝蜂现象,蔡鹤皋也并不担心,他对记者表示,日本的机器人发展也经历了这样的阶段,最后经过兼并收购形成了十几家大企业,“希望能够经过几年的实践,大浪淘沙,让那些在技术、经济上具备实力的企业能够沉淀下来,使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商务热线---厦门兴锐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文光
++QQ:2851759104
手机:15359273780
电话:0592-5580707 400-855-5103转001
传真:0592-5361289
邮箱:2851759103@qq.com
网址:http://www.xmxrdauto.com
3HAC020109-001
3HAC020113-001
3HAC020122-001
3HAC020123-001
3HAC020126-001
3HAC020128-001
3HAC020129-003
3HAC020131-001
3HAC020136-004
3HAC020144-001
3HAC020146-001
3HAC020151-001
3HAC020155-001
3HAC020170-001
3HAC020174-001
3HAC020179-001
3HAC020209-001
3HAC020210-001
3HAC020211-001
3HAC020273-001
3HAC020285-001
3HAC020286-002
3HAC020295-001
3HAC020303-001
3HAC020304-001
3HAC020330-001
3HAC020332-003
3HAC020343-001
3HAC020345-001
3HAC020386-001
3HAC020397-001
3HAC020398-001
3HAC020399-001
3HAC020408-001
3HAC020410-001
3HAC020412-001
3HAC020413-001
3HAC020414-001
3HAC020415-001
3HAC020426-002
3HAC020426-006
3HAC020426-008
3HAC020426-009
3HAC020428-002
3HAC020428-006
3HAC020428-008
3HAC020428-009
3HAC020429-002
3HAC020429-006
3HAC020429-008
3HAC020429-009
3HAC020434-001
3HAC020435-001
3HAC020436-001
3HAC020447-001
3HAC020464-001
3HAC020466-001
3HAC020486-001
3HAC020487-001
3HAC020500-001
3HAC020505-003
3HAC020507-001
3HAC020529-002
3HAC020529-008
3HAC020533-002
3HAC020537-001
3HAC020540-001
3HAC020541-001
3HAC020549-001
3HAC020552-002
3HAC020562-001
3HAC020578-001
3HAC020579-001
3HAC020580-001
3HAC020581-001
3HAC020584-001
3HAC020586-001
3HAC020587-001
3HAC020590-001
3HAC020591-001
3HAC020595-001
3HAC020597-001
3HAC020598-001
3HAC020602-001
3HAC020603-001
3HAC020607-001
3HAC020608-001
3HAC020611-001
3HAC020618-001
3HAC020619-001
3HAC020630-001
3HAC020633-001
3HAC020643-001
3HAC020645-001
3HAC020652-001
Subsystem-Video Module
6009BZ10000 MOD300 Multibus Subsystem-D/M Moudle
6010BZ10000 MOD300 Multibus Subsystem-SIM Module
6011BZ10001 MOD300 Multibus Subsystem-MFM Disk Controller Module
6015BZ10000 MOD300/ Model B/6000-Series Controller-I/O Transfer Module
6020NZ10700 MOD300 Multibus Subsystem-Processor Power Supply
6021FZ00000
6024BZ10100 MOD 300 Multibus Subsystem-Processor Module
6024BZ10200 MOD 300 Multibus Subsystem-Processor Module
6024BZ10300 MOD 300 Multibus Subsystem-Multibus Processor Module - 8MB 20 Mhz
6024NR14130 MOD 300 Model B/6000-Series Controller-Power Supply
6026BZ10400
6030TZ10001 MOD300 Multibus Subsystem-Page Select Alarm Panel PSAP Keyboard
6040TZ10002 MOD300 Multibus Subsystem-OCP Keyboard - Portable
6051NZ10424 MOD300 Multibus Subsystem-Controller Digital Term Panel
6053TZ10003 MOD 300 Multibus Subsystem-Universal Keyboard
6062NZ10300 MOD 300 Multibus Subsystem-Archive Streaming Tape Drive - 150 MB
6151NB10700 MOD300 Multibus Subsystem-Interface Module Chassis-117 Vac
6152NB10700 117 Vac version for use without BUPS-AC Power Distribution Panel
6153NB10700 MOD 300 Multibus Subsystem-Remote Interface Module Chassis
DSAI303
DSAI305
DSAO301
DSAV110
DSAV111
DSBB102
DSBB107
DSBB110
DSBB110A
DSBB170
DSBB175
DSBBN001-0
DSBBN002-0
DSBC110
DSBC111
DSBC170
DSBSN001
DSCA 125A
DSCA114
DSCA124
DSCA170
DSCA190V
DSCA310
DSCA325
DSCI112
DSCS115
DSCS116
DSCS117
DSCS150
DSDI301
DSDO301
DSDON001
DSHM101
DSHM110
DSHM130
DSHM301
DSHM302
DSIC111
DSIH700
DSIH71
DSIH75VF
DSIH900
DSMB110
DSMB112
DSMB115
DSMB116
DSMB123
DSMB124
DSMB125
DSMB127
DSMB133
DSMB137
DSMB144
DSMB151
DSMB175
DSMB176
DSMB340
DSMC112
DSMD110
DSMD112
DSMD113
DSPB110
DSPB112
DSPB120
DSPC-150
DSPC-171
DSPC153
DSPC154
DSPC155
DSPC157
DSPC1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