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求新造船厂的前身是求新机器制造轮船厂,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朱志尧在马相伯的帮助下,筹资白银4万两,在上海南码头机厂街租用土地2.66万平方米,筹建求新机器制造轮船厂。朱自尧自任总经理,招雇工匠百余人。于光绪三十年起,承接机器修配以及桥梁、车厢等公用事业方面的工程业务。数年后,获利丰厚,由此增添设备,建设厂房,生产得到发展。光绪三十二年开始造船,主要建造浅水快轮和小型客货船。
经过历年的调整和技术改造,工厂的生产布局日趋合理,综合适应性明显增强。居上海500家工业企业第115位。解放以后,工厂共设计建造了800多个品种的军、民用舰船1300余艘,近30万吨。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船舶行业中第一个开发应用微机辅助企业管理系统的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造船经验,企业深化改革,转换造船模式,实行科技兴厂,使工厂效益、质量不断提高,品种逐步更新,已形成300~600箱集装箱船系列,5000吨成品油船及化学品船系列,钢质、铝质快艇系列等多条生产线。“郑和”号航海训练舰被喻为“共和国第一舰”,总体性能在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铝质自控水翼高速客船1995年被列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十大科技排行榜,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工厂除了造修万吨级以下船舶外,还先后为葛洲坝、秦山核电站和南浦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多种配套设施。至90年代,工厂主要从事于军民船舶设计建造、修理改装和其他大型金属结构件,非船舶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的制造、室内外装潢及汽车修理等业务。生产经营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已与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等地区建立了经济技术使用和贸易关系,产品远销欧亚多国。
由于企业坚持技术进步和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原则,“037”型船舶产品先后获得国家银质奖1项,国家、部、市级科技进步奖、优质产品奖、优秀新产品奖共1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