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建立管理方案吗
审核规范第4.3.4条款要求,用人单位应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管理方案并予以文件化。关于管理方案,目前在我国OHSMS认证行业争论颇多,主要的问题集中于:
——企业在什么时候应该建管理方案,什么时候可以不建管理方案?
——管理方案的数量?
——管理方案和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对每一个目标都需要有与其相对应的管理方案?
——对于企业的不可接受风险是否都需要建立管理方案?
对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第一,用人单位只要能够控制其风险,完全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建管理方案或不建。 如果建立管理方案,应明确时间表,需要配备适当的资源,如人力、财力、设备和后勤保障等。 第二,管理方案的数量以能达到其职业安全健康目标为适宜。 第三,建立管理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但并不是每一个职业安全健康目标都需要通过建立管理方案来实施。 如某星级饭店在2003年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是:火灾事故为零,通风系统日换气能力为80%,食物中毒次数为零。 针对这三个目标,该饭店仅对第2项通风系统建立了管理方案,并投入资金进行通风系统的改造, 而对第一、三项目标没有建立管理方案,其理由是:饭店的防火系统不久前进行过改造,能满足消防部门的要求,并能够达到火灾事故为零的目标。 至于食物中毒问题,该饭店一向注重饮食卫生,在前几年中,从来没有发生过中毒事件,完全能够达到食物中毒次数为零的目标。 笔者认为,该饭店的做法是符合体系的要求的。 第四,对于不可接受的风险,应查阅用人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看用人单位程序中关于对不可接受风险的控制办法的规定,按规定要求做即可,不一定要建立管理方案。
欢迎来电咨询 深圳市凯冠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联系人:邢小姐 联系方式:0755-28377534-803/13302430016(微信同号) QQ:2313063247 邮箱:szkaiguan06@163.com 官网 http://www.szkaiguan.com/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草堆街30号三鼎电商文创园A栋502 |
危险源辨识的更新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用人单位应按预定的或管理者确定的时间和周期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过程进行评审。 特别是当出现新用工制度、新工艺、新操作程序、新组织机构等以及法律法规的修订、机构的兼并和重组、职责的调整的情况时, 更应对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进行重新评审。
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许多获证企业在通过初次审核获得认证证书后,往往忽视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危险源进行重新评审,导致下次年度监督评审时, 企业提供的危险源清单仍和初审时一样。 这种结果,是否可符合标准的要求,审核组需要进一步收集证据并提醒企业不断更新危险源清单。
运行控制是否需要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运行控制到底要建立多少个程序?同样是困扰企业的一个问题。 应该说,标准本身对于企业应该建立多少个程序并没有定量的要求,但企业应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程序:
一是缺乏程序可能偏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的运行情况,二是采购和租赁,三是承包,四是有关的作业场所、过程、机械装置、运行程序和设计活动。
笔者根据多年的审核经验,建议用人单位可以针对自身的特点,从以下程序中选择建立一些类似的程序。 一是对相关方的管理程序,二是生产安全管理程序,三是气体充装与气瓶储存管理程序,四是压力容器管理程序, 五是消防安全管理程序,六是厂内机动车辆及其装卸安全管理程序,七是动火作业管理程序, 八是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程序,九是设备控制程序, 十是建设项目安全控制程序。建立一些文件化的程序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实现其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目标。
ISO14064:2006《温室气体-第一部分:在组织层面温室气 体排放和移除的量化和报告指南性规范》实施步骤
一、内容简介
ISO14064-1:2006由8个部分及3项附录组成,其8个功能模块分别是:
范围
术语和定义 总共37个术语定义,分别是:
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源、温室气体 汇、温室气体储存库、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移除、温室气体排放及移除因子、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其它 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活动数据、温室气体声明、温室气体信息系统、温室气体清册、温室气体项目、温室气体方案、温室气 体报告、全球暖化潜势、二氧化碳当量、基准年、设施、组织、责任方、意向使用者、客户、管控措施、保证级别、实质性、实质差 异、监测、审定、审定准则/核证准则、审定声明/核证声明、审定员、核证、核证员、不确定性.
原则
包含5项基本原则,即相关性(Relevance)、完整性(Completeness)、一致性(Consistency)、透明度 (Transparency)及度(Accuracy)
温室气体清册的设计和开发
4.1组织边 界
4.2运营边界
4.3温室气体排放和移除的量化
温室气体清册组成
5.1温室气体排放和移除
5.2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增加温 室气体移除量的组织活动
5.3基准年的温室气体清册
5.4不确定性评估和降低
温室气体清册质量管理
6.1温室气体信息管理
6.2文件保留与记录保存
温室气体报告
7.1总则
7.2温室气体报告计划
7.3温室气体报告内容、
组织在核证活动中的作用
8.1总则
8.2核证准备
8.3核证管理
附录A设施层级数据汇总至组织层级附录B其它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例附录C温室气体全球暖化潜势
二、重点部分简介
边界范围
此部份包 括组织边界(organizational boundary)以及营运边界(operational boundary)。组织边界的定义主要是从企业集团的角度着眼,须涵 盖旗下子公司、转投资公司、合资企业等各项握有权益(interest)的独立法人或非法人机构。而营运边界主要就公司的营运活动,以 及将之区分为直接排放与外购电力、蒸汽、热之使用的间接排放,以及其它间接排放(如委外作业或商务旅行等)三个类别。
1. 识别排放源
见下图示意
2.温室气体量化计算
3.1温室气体活动强度数据收集及汇整
搜集与与统计企业 内各项活动数据如各种燃料或原料使用单据、电费单、商务旅行或货品运输车辆行驶里程数、废水操作测量数据等。而相关数据来源 应予记录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与可验证性,进而建立数据文件的维护程序,以供未来核证需求。温室气体活动强度数据数据收集过程 中,应尽量查询是否有可重复核对之数据以作为对比。有时某些温室气体的年度活动强度数据可能同时存在于不同的部门,在统计过 程中应评估其差异性,并选取较正确的数据作为代表。若不同活动/设施有相同的排放源而又无法分开纪录时,则可采用合并纪录的方 式作为替代方案。
3.2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收集及汇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