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钢毛利润超过1000元的钢厂,现在已成为大家眼中的“印钞机”。利润这么高的企业,还需要去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吗?
“当然有必要了!”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多数钢铁企业并没有因刷新纪录的高利润而飘飘然,反而对未来普遍持谨慎态度,更加强调稳扎稳打,坚定利用期货市场进行保值避险。
特别是在当前毛利润已经处在历史新高的情况下,钢厂保值策略面临
近期钢铁涨价消息频传,钢铁板块在A股市场表现甚是活跃。在其带动下,产业链上诸如硅铁、硅锰、石墨电极、耐火材料等品种也颇为亮眼,价格快速上行。
矿石、合金研究人士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钢铁行情大好,加上部分行业因环保原因停产限产,共同成就了这些钢铁“小伙伴”的繁荣。硅铁、石墨电极等涨势有望持续。
作为钢铁冶炼的辅材,硅锰、钒铁、硅铁主要用作炼钢时的脱氧剂或增加其强度及改善性能。
7月初,国家质检局发布《关于开展钢铁产品生产许可获证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通知》后,硅锰、钒铁这些小众的合金价格出现快速上涨。
兴业证券钢铁有色电话会议上,相关专家分析认为,国家质检局近期质量监督重点将落在钢材强度上。据悉,钢厂通常通过添加锰、钒等金属元素以及“穿水”工艺来提高螺纹钢的强度。为了应对此次检查,部分钢厂或进一步提高锰、钒等合金用量。据估算,仅硅锰合金未来每月需求量或增加10万吨。
长江证券钢铁研报显示,钒铁价格自7月11日开始暴涨,价格涨幅达16.16%,涨价绝对量达16000元/吨。
而据我的钢铁网合金资讯部编辑程浩轩介绍,沙钢8月硅锰招标价在7190元至7300元/吨区间,武钢的招标价最高达到7400元/吨,标志着硅锰价格涨势不改。
“一吨钢材需要用7公斤至8公斤硅锰合金,用量较大。”程浩轩表示,此前钢材行业去库存、政府部门整治“地条钢”效果较好,令目前钢材产量较高且吨钢利润维持在较高水平,也增大了对于硅锰合金的需求。目前硅锰价格上涨属于2月底以来的反弹行情。硅锰涨势能否延续则取决于钢厂能否继续维持较高的利润水平。
“硅铁之于钢材,就像是在菜里添加味精。”我的钢铁网合金资讯部经理黄佳音表示,上半年硅铁价格一直处于震荡状态,从5月、6月起,随着大厂屡次上调硅铁价格,硅铁涨势正式确立。进入7月后,硅铁市场再度变得微妙。近期钢厂或更多使用硅锰合金等增强钢材强度,推动了硅锰价格上涨。
“从供给端来看,硅铁供应企业从高峰期的500多家锐减至60余家,目前缺货较为厉害。部分生产区因成本较高开工率偏低,生产主力内蒙古鄂尔多斯近期又传言生产或受影响,将进一步推高硅铁价格。”黄佳音认为,目前环保治理严格也加大了硅铁的供应缺口,可看好硅铁价格继续上涨。
上半年,我国关停、取缔地条钢产能约1.2亿吨,此举在石墨电极行业掀起一场风暴。
“地条钢清理后留下的产能缺口主要由电弧炉替补,电石墨电极需求因此激增。”我的钢铁网钢材事业部资讯编辑尚影告诉上证报记者,目前石墨电极供应十分紧张。
同为炼钢耗材,贯穿于冶炼全流程的耐火材料近期价格同在上涨。尚影表示,主流耐火材料镁碳砖,其主要原料镁砂今年以来涨幅在60%至70%。镁砂原材料菱镁矿主产地在我国辽宁,近期开采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有关行业协会对于价格的话语权较大。
长江证券钢铁研究报告认为,镁砂、镁碳砖涨价的核心驱动因素在于供给,目前镁砂厂商已接近具备复产能力,或成为涨价的终结者。但短期内镁砂、镁碳砖涨价仍将持续。
抉择,需要强化成本控制力度。从成本端看,焦炭、铁矿石等原料约占钢材总成本的70%,对钢企利润影响较大,而今年上半年焦炭和铁矿石的波动也非常大,因此更需要参与期货市场对冲价格波动风险。中信金属有限公司矿产资源部副总经理王雪彬说:“目前我国铁矿石港口库存有1.4亿吨左右,库存量处于历史最高位,随着螺纹钢价格的节节攀升,高库存与高价并存成为了今年铁矿石贸易的显著特点。”铁矿石的高库存曾让钢厂吃了不少苦头,甚至一度钢厂看到港口库存超过1亿吨时,就要尽快向下调价,加快销售库存。
钢厂怎么操作呢?苏钢集团给出了一个典型案例。2016年4月初,市场心态不稳,加上计划外采购,该公司提前采购了2万吨铁矿粉现货,同时在期货市场采取对冲保值,以490元/吨卖出铁矿石1609合约。到4月28日,现货进入生产仓库,现货市场价格已下跌至490元/吨,当日解除期货对冲头寸,在价格435元/吨平仓买入。由于提前采购,现货端亏损了40万元,但是期货端获利90多万元。公司通过在期货市场套保,有效对冲了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货物提前采购,保障了生产用料安全。
显然,从实体经营的角度出发,用现货头寸或原料敞口去制定期货操作方案是钢厂做好期货业务的根本,国有钢铁企业尤其如此。马钢集团是我国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长期关注期货市场,并参与了相关期货品种交割标准制定,按照今年上半年的套期保值计划,马钢对现货的套保比例达5%左右,基本完成目标。钢厂会根据自己的销售计划与对市场需求的预判来调整套保方案。而在原料采购上,钢厂不仅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来锁定成本,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钢厂也会进行交割。
马钢股份市场部首席市场分析师夏仕卿表示,国有钢铁企业对期货平台的运用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只能做套期保值,因此在各品种的操作方向上受到严格限制。比如,对原燃料只允许买入套保,对钢材只允许卖出套保。这些规定与实体经营相结合来看,虽然操作受限,会丧失一部分的套利机会,但牢牢把握期现结合的思路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钢铁企业的利润,更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不仅仅是马钢、苏钢,还有更多钢铁企业也在积极利用期货市场。统计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参与焦煤、焦炭和铁矿石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数分别为4974户、5885户和7391户,法人客户成交量占比分别为22%、21%和20%,法人客户日均持仓量占比分别为39%、36%和37%。
显然,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在面对高利润时,保持着清醒认识。当然,也要看到这个认识来之不易,钢铁企业在2016年以前经历了数年亏损,正是多年亏损让钢铁企业深刻体会到了运用期货为主的金融衍生品工具管理风险,进而锁定成本与利润的重要性。钢铁企业在期货操作上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不熟悉到如今越来越精进的过程,当中积累了不少的宝贵经验。从这个角度说,即便利润逆天的“印钞机”,也需要去套期保值——因为要保持一份淡定和从容。
2017年7月4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热轧和冷轧不锈钢板(Hot Rolled and Cold RolledStainless Steel Flat Products)作出反补贴终裁,建议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到岸价18.95%的反补贴税,对已被征收反倾销税的涉案产品减免反倾销税税额部分。本案涉及印度海关税目7219 和7220项下产品。
2016年4月12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称,应其国内企业indal Stainless Limited and Jindal Stainless (Hisar) Limited的申请,决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热轧和冷轧不锈钢板发起反补贴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