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处理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2010年的春天,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甚至很多中小城市,似乎在同一时间启动了垃圾分类的行动。
在专家看来:“垃圾处理已经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对于广州而言,十二年前就已经启动了垃圾分类的想法。在过去的十二年里,依靠了市场的驱动,环卫工人、拾荒者自发的在垃圾中分拣出可以回收的部分,以至于,在几乎没有家庭参加垃圾分类的情况下,有33%的垃圾没有进入终端处理系统。
然而,面对日产垃圾1.78万吨的现状和接近饱和的垃圾填埋场,广州不得不急迫的需要将被分类回收的比例在“33%”的基础上有所增长。
在探索分类标准的路上,官方、民间萌现截然不同的模式。按照相关负责人的话说:“我们是在一边实验,一边推广。”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低碳”这一生词渐渐为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时候,垃圾分类确实也能做出不少的贡献。
只不过,对于普通民众,垃圾分类不仅是环保事业,更是生活方式。当他们看着社区或路边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却始终没有明白:手中的垃圾该各归何处。垃圾到底该如何分类?回收后,它们各自转化为何物?公众所理解的垃圾分类又存在哪些误区?一系列看似科普的信息,也需要得到详解。
【政策篇】
垃圾分类,不是一场秀
文/《时代周报.健康忠告》记者 胡舒彦
对于广州而言,垃圾分类并不是一个最新的词汇。
十二年前,广州开启了垃圾分类的想法;2000年,在全国有8个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广州就是其一;也因为相关经验,广州主编了分类标准,由建设部作为国标颁布实施。
然而,在去年年底,从市环卫局局长“转型”成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吕志毅却表示,广州垃圾分类仍处于“初级阶段”。从某种角度来看,过去十二年也并非毫无成效:在市场驱动下,环卫工人和拾荒者的自发收检可收回垃圾,已经使得广州33%的垃圾没有进入终端的焚烧或者填埋系统。
面对广州日产垃圾1.78万吨的现状和接近饱和的垃圾填埋场,垃圾分类的旗号再次启动。按照广州城管委垃圾分类相关负责人的说法:“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不是一场秀。”
日排量如4450头大象
在很多人看来,垃圾分类行动的迅速重演,归功于市民反对垃圾焚烧的无奈之举。但是,在广州城管委负责垃圾分类工作的副处长刘国柱看来,十几年来,政府始终在考虑分类的问题,只是条件不够成熟。
如今,再次强力启动垃圾分类,刘国柱直言:“最核心的考虑因素,是目前垃圾处理终端的极大压力。”
据估算,目前,广州每天排放生活垃圾达到1.78万吨,相当于4450头成年大象的重量,而垃圾年排放量以5%到10%的速度增长。如果按照目前的垃圾终端处理能力,最多支持到2012年。“通常来讲,一个人每天平均产生的生活垃圾大概在
事实上,垃圾围城已经不是最近几年的事。1992年,国家就开始提出“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在此后的日子里,广州表现的颇为积极。先是用四年时间,开展垃圾分类居民调查;而后在1999年,正式倡议居民实施垃圾分类。
2000年,更是最为轰轰烈烈的一年。那一年,广州被列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出台了《垃圾分类收集服务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在越秀、海珠、天河、芳村、白云等区,垃圾分类的覆盖率已达到20%至39%左右,而起步最早、速度最快的荔湾区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