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存在于表面和气体中的固体物质粒子:粒子可以定义为具有一定尺寸、液态或固态的、或两态的物质。美国联邦209E标准定义的粒径范围是0.001微米至1微米。ISO14644标准将粒子定义为具有既定物理边界的一小粒物质。
粒子浓度:每单位体积空气中粒子的数量。
粒径:粒子在显微镜的观测平面上显现出来的最大线性外形尺寸,或者是由自动化探测仪器所探测到的粒子当量直径。
超微粒子:从大约0.01微米到离散式粒子计数器粒径探测上限范围的粒子。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这是系列性的规程,用以保证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洁净度、标识、药效及成份是不变的。(为确保药品质量的万无一失,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基本措施。)
cGMP: 当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洁净室:将室内悬浮粒子浓度控制在一定水平的房间。一般是通过控制粒子的侵入、粒子的形成和粒子的滞留来控制室内洁净度。很多时候还可要同时控制室内的温湿度和压力。
洁净区:将悬浮粒子浓度控制在规定的洁净度等级的限定空间。
空态洁净室:洁净室内的所有相关设施均已安装好,可以投入运行,但室内没有生产设备及生产人员。
静态洁净室:洁净室内的所有相关设施都在工作,生产设备安装完毕并在运行,但室内没有工作人员。
动态洁净室:洁净室内的全部设施处于正常运行,洁净室内的设备正常运转,人员在履行其工作职责。
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的允许统计数。
单向流:沿着平行流线,以一定流速、单一通路、单一方向流动的气流。
非单向流: 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的,不满足单向流定义的气流。
空气过滤器过滤效率:
过滤掉的颗粒量与进风中的颗粒量之比(η)
透过率:
空气净化设备出风与进风颗粒浓度比( P ) P = ( 1 –η )
初阻力:
空气过滤器未积存颗粒等杂物时的气流阻力
终阻力:
空气过滤器积存颗粒等杂物达到相当量而需要清洗时的气流阻力
容尘量:
空气过滤器达到终止阻力时所积存的颗粒等污染物的质量
自净时间:
洁净空间被污染后,洁净系统开始运行至恢复到稳定洁净度所需要的时间。
滤料:
对空气中颗粒具有过滤作用的材料。
可再生滤料:
能够重复使用的滤料。(用清洗或清扫方法处理)
空气过滤器:
用过滤粘附等方法去掉空气中颗粒的设备。
干式空气过滤器:
不靠水和喷涂粘附剂等辅助材料来帮助捕集颗粒的过滤器。
湿式空气过滤器:
利用水膜或水滴增强捕集颗粒能力的空气过滤器
粘附式空气过滤器:
利用喷涂沾附剂增强捕集颗粒能力的空气过滤器。
粗效过滤器:
以过滤5µm以上的颗粒为主的过滤器
中效过滤器:
以过滤1-5µm范围的颗粒为主的过滤器
高中效过滤器:
以过滤1µm以上的颗粒为主的过滤器
亚高效过滤器:
略低于高效
高效过滤器(HEPA):
对于≥0.3µm的颗粒捕集率在99.97%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45PA以下的空气过滤器.
超高效过滤器(ULPA):
对于≥0.1µm的颗粒捕集率在99.9995%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45PA以下空气过滤器.
机械式空气净化器:
采用含化学材料和高密材料的纤维或泡绵做的空气净化器。
静电式空气净化器:
利用高压静电场,使得颗粒荷电,然后被集尘板捕集的空气过滤装置。有单级电离和双级
电离两类。
电感应式空气过滤器:
由电离段和强感电滤料组成,在静电感应的作用下,捕集电离段带电颗粒的空气过滤器。
活性碳空气过滤器:
由多孔活性炭材料为滤料, 可去除空气中有害气体的空气过滤器.
高效过滤器送风口:
由静压箱高效空气过滤器等构成的洁净空气出口,可自带风机。
洁净罩:
可形成局部垂直单向流的空气净化设备
洁净屏:
可形成局部水平单向流的空气净化机。
新风净化器:
由风机和过滤器组成,用于引入并过滤室内空气的设备。
洁净室的分类
——按送风方式分类:
传统送风:实际上就是通过稀释作用,连续不断地降低空气中污染物质的数量。
单向流(层流):洁净空气不但是经过过滤送入室内,且室内空气的运动形式在任何时间都是
保持单方向。使得洁净的送风沿着单一的方向六经室内。风速为0.3-0.45m/S
——按状态分类:
空态洁净室:有设施,但没有设备和人员
静态洁净室:有设施,设备在运行,但没有工作人员在现场
动态洁净室:有设施,设备在运行,工作人员也在现场工作。
原文链接:http://www.klcfilter.com/js_view.asp?id=208210
文章来源:http://www.klcfilter.com/ TEL:苏小姐-13570963006 黄生-1357096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