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联系人:王志杰(先生)

联系手机:13733865368

固定电话:33865368

企业邮箱:hnyfldq@163.com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汽配名企网上看到的,谢谢!

今日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
汽配名企网资讯
    金属组织术语解析
    发布者:yflwzj  发布时间:2012-06-07 08:15:46  访问次数:293

    金属组织术语解析
    1) 金相检验 泛指对金属宏观组织及显微组织进行的检验。
    2) 相 指金属组织中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能相同的组分。其中包括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及纯物质(如石墨)。
    3) 组织 泛指用金相观察方法看到的由形态、尺寸不同和分布方式不同的一种或多种相构成的总体,以及各种材料缺陷和损伤。
    4) 宏观组织(低倍组织) 金属试样的磨面经适当处理后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观察到的组织。
    5) 显微组织 将用适当方法(如侵蚀)处理后的金属试样的磨面或其复型或用适当方法制成的薄膜置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
    6) 晶粒 多晶体材料内以晶界分开、晶体学位向基本相同的小品体。
    7) 晶界 多晶体材料中相邻晶粒的界面。相邻晶粒晶体学位向差小于10°的晶界称为小角晶界;相邻晶粒晶体学位向差较大的晶界称为大角晶界。
    8) 相界面 相邻两种相的分界面。两相的点阵在跨越界面处完全匹配者称为共格界面,部分匹配者称为半共格界面,基本不匹配者称为非共格界面。
    9) 亚晶粒 品粒内相互间晶体学位向差很小(< 2~3°) 的小晶块。亚晶粒之间的界丽称为亚晶界。
    10) 晶粒度 意指多晶体内晶粒的大小。可用品粒号、晶粒平均直径、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晶粒数目定量表征。
    11) 晶粒号 由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制定,并被世界各国采用的一种表达晶粒大小的编号。晶粒号(N)与放大100倍的视野上每平方英寸面积内的晶粒数(n)之间的关系为n=2^(N-1)。 实际检验时一般采用放大100倍的组织与标准晶粒号图片对比的方法判定。
    12) 树校组织 金属铸件中呈树校状的晶体(晶粒)。
    13) 共晶组织 金属凝固时,由液相同时析出,紧密相邻的两种或多种困相构成的铸态组织。
    14) 共析组织 固态金属自高温冷却时,从同一母相中同时析出,紧密相邻的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相构成的组织。
    15) 针状组织 含有一种(或多种)针状相的组织。
    16) 片层状组织 两种或多种薄层状相交替重叠形成的共晶组织、共析组织及其他组织。
    17) α铁 在921℃以下稳定存在,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的纯铁。
    18) γ铁 在921~1390℃稳定存在,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纯铁。
    19) 铁素体 α铁中溶入一种或多种溶质元素构成的回溶体。
    20) 奥氏体 γ铁中溶入碳和(或)其他元素构成的固溶体。它是以英国冶金学家R.Austen 的名字命名的。
    21) 渗碳体 晶体结构属于正交系,化学式为Fe3C的金属化合物,是钢和铸铁中常见的固相。
    22) 碳化物 钢铁中碳与一种或数种金属元素构成的金属化合物的总称。两种金属元素与碳构成的化合物称为三元碳化物或复合碳化物,如(Fe、Cr)3C 、Fe3(W、Mo)3C 等只能被称为复合碳化物。
    23) ε碳化物 密排六方结构,化学式为Fe2-4C 的过渡型碳化物。
    24) χ碳化物(黑格碳化物) 高碳钢中的片状马氏体回火析出的一种过渡型碳化物。晶体结构属单斜系,化学式为Fe5C2。
    25) 珠光体 铁素体薄层(片)与碳化物(包括渗碳体)薄层(片)交替重叠组成的共析组织。
    26) 珠光体领域 诸铁素体、碳化物薄片位向大致相同的一个珠光体团所占的空间。
    27) 索氏体 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600倍以上才能分辨片层的细珠光体。它是以英国冶金学家H.C. Sorby 的名字命名的。
    28) 托氏体 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已无法分辨片层的极细珠光体。它是以法国金相学家L. Troost 的名字命名的。
    29) 马氏体 钢铁或非金属中通过无扩散共格切变型转变(马氏体转变)形成的产物统称马氏体。钢铁中马氏体转变的母相是奥氏体,由此形成的马氏体化学成分与奥氏体相间,晶体结构为体心正方,可被看作是过饱和α 固溶体。主要形态是板条状和片状。它是以德国冶金学家A.Martens 的名字命名的。
    30) 莱氏体 铸铁或高碳商合金钢中由奥氏体(或其转变的产物)与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组成的共晶组织。它是以德国冶金学家A. Ledrbur 的名字命名的。
    31) 石墨 碳的一种同素异构体,晶体结构属于六方系,是铸铁中常出现的固体。其空间形态有片状、球状、团絮状、蠕虫状等。
    32) 先析相 固溶体发生共析转变前析出的固相。例如先析铁素体、先析碳化物等。
    33) 脱溶物 过饱和固溶体中形成的溶质原子偏聚区(如铝铜合金中的GP区)或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与之不同的析出相(例如铝铜合金人工时效时形成的CuAl2)。
    34) 弥散相 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或在化学热处理渗层中形成以及在其他生产条件下形成的细小、弥散分布的固相。
    35) 贝氏体 钢铁奥氏体化后,过冷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与Ms之间的中温区等温,或连续冷却通过这个中温区时形成的组织。这种组织由过饱和q 固溶体和碳化物组成。它是以美国冶金学家E. C. Bain 的名字命名的。
    36) 上贝氏体 在较高的温度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其典型形态是以大致平行、碳轻微过饱和的铁素体板条为主体,短棒状或短片状碳化物分布于板条之间。在含硅、铝的合金钢中碳化物全部或部分被残留奥氏体所取代。
    37) 下贝氏体 在较低温度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其主体是双凸透镜片状碳过饱和铁素体,片中分布着与片的纵向轴呈55°~65°角平行排列的碳化物。
    38) 残留奥氏体(残存奥氏体、残余奥氏体) 工件洋火冷却至室温后残存的奥氏体。
    39) 组织组分 金属显微组织中具有同样特征的部分。例如退火态亚共析钢中的铁索体、珠光体。
    40) 魏氏组织 组织、组分之一呈片状或针状沿母相特定品商析出的显微组织,是以从铁-镍陨石中发现这种组织的奥地利矿物学家A. J . Widmanstalten 的名字命名的。
    41) 带状组织 金属材料中两种组织组分呈条带状沿热变形方向大致平行交替排列的组织。例如钢材中的铁素体带-珠光体带、珠光体带-渗碳体带等。
    42) 粒状珠光体 碳化物呈颗粒状弥散分布于铁素体基体中的珠光体。
    43) 亚组织(亚结构) 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组织结构,例如位错、层错、微细孪晶、亚晶粒等。
    44) 位错 晶体中常见的一维缺陷(线缺陷)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金属薄膜试样衍衬象中表现为弯曲的线条。
    45) 层错 面心立方、密排六方、体心立方等常见金属品体中密排晶面堆垛层次局部发生错误而形成的二维晶体学缺陷(面缺陷),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属薄膜试祥衍衬象中表现为若干平直干涉条纹组成的带。
    46) 位错塞积 滑动中的位错列在领先位错受阻时形成塞积的现象,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金属薄膜试样衍衬象中表现为接近平行排列的短弧线。
    47) 空位 晶体结构中原子空缺的位置。属于零维晶体学缺陷。
    48) 织构 金属中诸晶粒晶体学位向接近一致的组织。
    49) 母相 由之转变为新相的原始相。
    50) 二次马氏体 工件回火冷却过程中残留奥氏体发生转变形成的马氏体。

     

免责声明:汽配名企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 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联系电话:0571-87774297。
0571-87774297